【为民办实事】企业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


  11月29日,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江竹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内,几位长期在基地劳作的社员群众正浇灌作物。肥沃的农田里,墨色木耳密密匝匝地生长在林立的菌棒上,乌黑光润,长势喜人。

2018年,江竹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,并荣获县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称号,食用菌产业功不可没。

食用菌具有营养丰富,不与人争粮、不与粮争地、不与地争肥、不与农争时、不与其它产业争资源等多种优势,经济、环境效益显著。而黑木耳又称“龙耳” “树耳”,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。

今年是安太乡江竹村党员村民潘雪晴种植黑木耳的第5年,靠着种植黑木耳,他凑齐了孩子上学的学费,还过上了“不愁吃、不愁穿、不愁花销”的幸福生活。谈起种植黑木耳,他的脸上扬起淳朴的笑容:“我在2017年开始种植黑木耳,第一年我种了5万多棒,第二年又种了7万多棒,现在每年都在种。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后盾单位给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,同时还帮村里人把产品销售出去。禾美公司则提供了菌棒和技术服务,并保底收购黑木耳,真的非常感谢!” 安太乡江竹村党员村民潘雪晴脸上扬起淳朴的笑容。

 

潘雪晴口中的禾美公司是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。据了解,十三五期间,该公司积极响应县委、县政府的号召,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当中。根据融水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公司配送需求,确定了发展推广食用菌和高山蔬菜为主的帮扶产业。通过与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密切配合,结合各脱贫村的具体情况,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脱贫户”的模式,由公司统一制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栽培、统一质量,统一收购的“五统一”合作模式,确保种植产品产量质量达标,以保证脱贫种植农户都有所收益。

2015年以来,该公司每年生产香菇300万棒,每年产值3000万元,产业覆盖12个乡镇,共带动20多个合作社、8个脱贫村集体、800多户脱贫户发展蔬菜食用菌产业,产值上亿元,实现户均增收5000多元。

此外,该公司还安排脱贫户68人到公司上班,他们年收入均在30000多元。在取得良好的产业扶贫效果的同时,公司每年还带动产业就业960人,缴纳税收300多万元。

为了巩固脱贫成果,公司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计划,以自身优势产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,以推广种植蔬菜、食用菌为抓手,实行“公司+基地+种植户”的模式,计划通过种植蔬菜、食用菌建立产业示范园等方式,实现推广种植蔬菜5000亩、食用菌600万棒,带动种植户和脱贫搬迁户300户发展产业,助农增收。

“下一步,公司将在有关政策支持下,以乡村振兴为契机,大力发展香菇木耳产业,预计未来两年达到产值1个亿以上,一年生产香菇木耳1000万棒,争取每年带动农户1000家以上。我们有决心、有信心,为推进融水乡村振兴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”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。

共 1 页 1 条数据